找到相关内容322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治病的真理---1

    种观修法,那位济历曼南达比丘听完后病就会好的。   是那十种观修法呢?观修无常想;观修无我想;观修不净想;观修危厄想;观修舍弃想;观修远离想;观修灭想;观修对世间的厌倦想;观修诸行无常想;和正念出入。...’ 正观身体的真相,舍弃对它的执著。观修灭想是‘此是寂静,此是殊胜,即是寂止诸行法,放下一切执取,灭绝贪爱,灭尽,涅盘。’ 正观身体的真相,舍弃对它的执著。观修出入是‘正念入,正念出息。长入,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5084625.html
  • 持息念与天台小止观之研究: 兼与龙门丹道比较(上)

    波那念,梵文: anapana-smrti) 是一种呼吸法的禅修,藉数息、随息等等修炼,观想身体之,安住于鼻端或眉心,心息相依,从而通过种种止观过程,层层转化,实现还净的身心转化,达到定慧的精神境界。 [1] 又,“阿那”为“入”,“般那”为“出息”,西汉安世高译出的 ?佛说大安般守意经? 就已经详细介绍了此一印度佛教禅修的基本法门, ?佛说大安般守意经? 说:“安为生。般为灭。意为因缘。守者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274055.html
  • 论数息观的修证

    起仅依止於数目。若中间脱数,则发生我是否巳达业处的顶点而紊乱其心。”因此,应该避免这些过失而数出入,就可以初断思觉分别。   (二)随门:是指随逐於息, 即十六行相。行者在数息功夫熟练後,应放弃数法,当修随法。但在修随法时,对於出入不应有初,中,後的作意。一有作意,心身便会不安。所以《清净道论》说: “以念随行於出息的初中後者,由於他的内心散乱,则身与心皆成热恼动乱而颤动。以念随行於入的初中...

    诚 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3056529.html
  • 佛教修定方法简介

    的鼻端,不完全闭眼(因闭眼容易昏沉睡眠),然后放松全身。   第二调息。先呼出一口浊气,然后以舌尖抵上颚,闭上嘴,用鼻子呼吸。   呼吸有三种:如果出入急促粗重而可闻声者为声,粗者为气,微细缓慢者为。修定的人不取声,不取气,而取微细的进行呼吸。为了使散乱的心渐渐地静止下来,此时可以应用一点数息观,即每一次出入息默数一下,在出息时数或入息时数都可以,但数出便不数入,数入便不数出,数息时置心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0541588.html
  • 放松禅法

      8、喜欢与他人的处境比较、计较;   9、生活作失序──起居不规律;   10、饮食不节──暴饮暴食,或不当──吃垃圾食物,贪睡眠又   懒於运动。   若干过了中年的人,虽然事业有成,...观察出息与入!)   以上所说,每逢紧张、压力,或定时坐禅时,如是耐烦引导,练习,即可使身心逐渐松弛下来,进而趋入专注、宁静当中,受用禅悦,体悟禅趣。若发恒长心专注修学,假以时日,必能成就禅定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164439.html
  • 六妙门禅法

    六妙门禅法   呼吸禅,梵文 Anapana-Smrti ,音译为安般,或安那般那; Ana 为入, apana为出息, Smrti 为念住,故 Anapana-Smrti即是一心专注呼吸出入之...计算入或出息的次数,以收摄心于一境中,使身心都能止息。数息的方法是从一到十,反复的数,不增不减,因为如果少于十或多于十,会引生散乱。同时,还要远离三种过失:   减数失:减少数目,以二为一息,乃至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756525.html
  • 赵朴初答:听说参禅打坐可以健康身体,却病延年,是这样的吗?

      赵朴初答:佛教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,有一些调身调气、心静坐的方法,是有强健身体、却病延年的作用的,但这不是佛教参禅静坐的目的。佛教修习禅观(包括各宗的修观),是为的制心一处,参究真理,以期显发智慧,彻见法性,此即所谓明心见性,解脱自在。至于静坐气功,只是修禅的形式或基础,却病延寿,也不过是修习禅观实践中的副产品,佛教并不专门提倡这些并以之为目的。但初学静坐的人必需懂得这些调身调气的基本方法,...

    赵朴初

    赵朴初|佛教常识问答|佛教初级知识|佛法问答|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7305610852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常提及“言语道断”,其真义如何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言语道断(梵语sara—vada—caryoccheda)。赞叹真理深妙不可说之用语。又作言语道断、言语道过、名言道断。常与‘心行处灭’一语连用。   六十华严经卷五云:“远离取相真实观,得自在力决定见,言语道断心行处灭。”   大智度论云:“言语已,心行亦灭。”即多表示第一义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500812633.html
  • 终南山观音禅寺首届国庆禅修活动开营

    终南山观音禅寺国庆首届禅修活动今日开始报到,在之后的几天时间,禅修营员将严格按照作时间表,对心灵进行一次洗礼。 烟雨终南、古刹临风 千年银杏、衲子乘凉 一掬清茶、观音圣泉 细微入手、佛子情怀 挡风遮雨、汝好修行 闭塞外缘、禅室清凉 规矩方圆、禅堂公约

    本站原创

    |终南山|观音禅寺|首届|国庆|禅修活动|开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10/14412518201.html
  • 山西省太原召开慈善基金认捐会 认捐资金2.11亿元

      2008年4月18日,山西省太原慈善基金认捐动员会召开,太原中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25个企业单位与慈善总会签订慈善基金认捐协议,认捐总额2.11亿元。山西省委常委、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出席会议。   据悉,认捐慈善基金是各类组织或个人向慈善机构认捐一定数额的基金,基金本金不交慈善机构,而是留在单位运作,每年将认捐慈善基金的利息(一般按年7%计)捐给慈善总会,用于发展慈善事业的一种形式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8562922902.html